【最佳剧评评选】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观后感

2016-10-11 15:14: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爽
我是一个年轻的戏曲爱好者,这是我一次有机会在剧院观看河北梆子的演出。如果说让我做一个概论式的总结的话,我愿意用九个子:好演员,好剧目,好团队。

    作者 张霓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9月29日有幸在河北会堂观看了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第一场剧目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虽然演出已结束,但剧目的主题曲久久地在我耳畔回响,演出的全过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是一个年轻的戏曲爱好者,这是我一次有机会在剧院观看河北梆子的演出。如果说让我做一个概论式的总结的话,我愿意用九个子:好演员,好剧目,好团队。

    看过此剧,我想用三个“一”来描述我的感触:一位优秀的母亲,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动,一份不忘初心的坚守。

    一位优秀的母亲。

    我被剧中的母亲感动着,她的形象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一个90后,我离剧中主人公戎冠秀生活的年代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我仍能被她打动,仍能和她产生共鸣。我想这就是舞台艺术的魅力,这就是优秀戏曲演员的魅力吧。通过演员的舞台演绎,我看到了在那样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在那样处处危险的境地中,她奋不顾身,勇敢坚毅,令人为之潸然泪下。在那样的场景之中,我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谣:“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她为拥军,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伤员,送儿子上战场,积极动员周围人……为拥军倾尽所有。她是子弟兵的优秀母亲。但她也是凡人,她也想让儿子喝鸡汤、也想知道战场是十分危险的,她也盼着团圆,当得知儿子牺牲时,她也悲痛欲绝。优秀,不是因为天生是强者。伟大,不是因为生来是圣人。她也曾对那碗鸡汤犹豫,她也明白一轮明月冷似冰霜是何等的凄凉。她的优秀就在于,她能在痛苦的挣扎中挺过去,能把对亲人的爱化作拥军的力量,能在选择之中找到最坚定的意义。她无愧于母亲这样一个伟大的称呼,她的付出令一代代的人为之肃然起敬。

    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动。

    为什么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感动。剧院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的作用是其他观剧方式所替代不了的。梆子敲响,演员开演,伴着各种乐器的鸣响以及舞美灯光的展现,整个剧目通过耳朵和眼睛走进人的心里。在剧院里,梆子戏带给人们的是视听盛宴,是直击心灵的震撼。《子弟兵的母亲》演绎的是一段往事,一段令一代又一代人动容的往事。戎冠秀为拥军倾尽所有,置之个人生死于度外,送亲人上战场,感召更多的人拥军支前。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话语,但有一颗朴实而坚定的心,这颗心可歌可泣,让人潸然泪下。时光匆匆,拥军的热情不变。一代又一代人在戎冠秀精神的激励下,为拥军付出着。无论时代如何,军民的鱼水情都是至真至深的。激越的梆子腔,感动至深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让我拥有了震撼心灵的感动,让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一份不忘初心的坚守

    坚守是一种力量,从心出发,矢志不渝。戎冠秀是千千万万拥军模范的代表。戎冠秀坚持拥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再到建国后的各个时期。她记得自己的初心,担起了子弟兵母亲的重任。坚守初心看似简单,实则是难事,戎冠秀坚持的又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所以她在做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因而令人感动,令人肃然起敬。戏曲舞台上有许多优秀女性的形象。比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大登殿》中王宝钏、《沙家浜》中的阿庆嫂等等。戎冠秀也必将成为戏曲舞台上被一代又一代称赞的优秀女性形象。

    我想说的不忘初心的坚守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河北梆子。作为燕赵大地上优秀的梆子腔,一代又一代的河北梆子人在坚守着初心,为之拼搏着,为之奉献着。这些年来,以许荷英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河北梆子人在不懈地努力着。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都赢得了广泛的喝彩。河北梆子人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信念,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我是个年轻的戏曲爱好者,是个外行,写下这些,想表达我的感触和敬意!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戏曲,喜欢梆子腔!

   点击返回“最佳剧评评选”专题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