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剧评评选】高亢梆子唱响悠长的产业链

2016-10-14 09:08: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爽
梆子声腔要想重拾辉煌,一要有人,包括演员和观众,二要有戏,包括传统和新编。简言之,梆子声腔重震九州,必须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吸引更多市场资源。

    作者 赵红信

    11日晚上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赵树理整理的悲剧版“四郎探母”故事,把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此次展演,多个剧团,不同剧种,新剧老剧,同时登台。台上优美的唱腔有板有眼,台下安静的观众目不转睛,演义与史实、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在同一空间风云际会,发酵成绕梁三日而不绝的美好。

    不过,和舞台上的姹紫嫣红相比,回到后台的演员们和剧种一样疲惫不堪,短暂的走红和爆发止不住梆子声腔的颓势:一是,针对传统剧情的改编,跟不上现代生活的审美。譬如,《三关排宴》中,佘太君为了忠孝节义,为了家族荣誉,逼死阴差阳错结合在一起并在两个政权夹缝中生存的杨四郎和桃花公主,在重视三纲五常的传统社会会获得观众认同,但在强调个人努力和价值的当代社会,观众眼中只能看到投身政治后冷血无情的母亲,萧银宗和桃花公主一再妥协退让的人情味反而会赢得情感共鸣。

    二是,尽管地域不同,可梆子同质化严重。表演形式京昆化,服装样式粤剧化,舞台美术话剧化,音乐配器交响化,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绍军总结的“新四化”,说明梆子声腔在更上层楼时,有些远离乡土的生活化,反而追求艺术的精致化,导致不土不洋,再加上节奏缓慢,几十年也没几部新戏,这又成为新的问题。

    三是,梆子声腔演出市场小,演员和观众均属小众。很多地方的梆子声腔,哪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专业的戏曲培训学校,演员也后继乏人。就拿走红全国的华阴老腔来说,登台亮相的演员无一中青年,均是半百或年纪更大的老者。在演出场馆,观众看上去不少,但多是戏迷小群体,梆子声腔在大众休闲方式中排名倒数。

    梆子声腔要想重拾辉煌,一要有人,包括演员和观众,二要有戏,包括传统和新编。简言之,梆子声腔重震九州,必须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吸引更多市场资源。在这方面,华阴老腔走在了前面,他们本是皮影戏的“幕后配音”,无巧不成书地揭开皮影,与专业人士合作,走上了舞台前面。重新设计表演形式,与谭维维、胡彦斌等著名歌手合作以及春晚亮相,让老腔获得了新生,成为人人追捧的“网红”。当然,仅仅复制华阴老腔的成功之路并不够,还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创新。譬如,在打响传统牌子的同时,还得引进更多的“赵树理”,进行有的放矢的创新,让梆子声腔的艺术性得以超越和流传,不受生活方式的影响。譬如,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与海内外各种艺术进行碰撞交流,并将可贵的火花融进表演当中。还可以制作衍生文化产品,作为纪念品,既能耳熏目染,又能获得收益,应当试一试。

    一言以蔽之,当高亢的梆子唱响悠长的产业链之后,才能够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歌剧”吸引足够的资源,方可在人、戏、市场中获得平衡发展的机会。全国各地的剧团聚集到梆子声腔的发源地之际,面向过去追溯传统,面向未来展望创新,叮咯咙咚呛,好戏就要上演了。

   点击返回“最佳剧评评选”专题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