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剧评评选】河北梆子:张力满满

2016-10-24 15:54: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爽
河北梆子正如燕赵义士,壮阔豪迈,大开大合,震撼人心。展演中,许荷英、彭蕙蘅、王洪玲、雷保春、王少华、吴桂云的演唱满宫满调,情感充沛,尽展大家风范。

    作者 陈硕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听河北梆子。我会说,河北梆子是乡音,能唱到心里,像好茶入口,让味蕾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对于近日全国梆子声腔展演中的河北梆子,我始终保持满血状态,密切关注各类资讯,就在看、听、想的过程中,很多关于乡音的记忆与感动再次清晰。

    展演中的河北梆子有传统戏,新编戏。看得出,观众的期待不仅是剧情,更有是对名家的欣赏和对乡音的钟爱。无论哪场,只要大幕拉开,观众或笑或泪,总会很快进入剧情。这种超强的代入感正是戏曲艺术张力的最好体现。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壮志士。河北梆子正如燕赵义士,壮阔豪迈,大开大合,震撼人心。展演中,许荷英、彭蕙蘅、王洪玲、雷保春、王少华、吴桂云的演唱满宫满调,情感充沛,尽展大家风范。这些演唱叩人心田,仅那些或高亢舒展,或婉转逶迤的拖腔就会完全牵动心境,随之波澜起伏,让人不觉连连较好。这些醉人的乡音完全飞进心里,我是找不出瑕疵的。我发现,即便抛开“唱”,关注其他细节,河北梆子的张力依然不减。

    梨园行有句谚语,千斤念白,四两唱。名家们念白上的功夫绝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彭蕙蘅在《牺牲》中念白的表现不凡,精准到位。她更多关注人物内心,念白轻重有度,急缓有序,自然顺畅,令杨开慧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我对彭蕙蘅念白功力的叹服还要从《窦娥冤》说起。高潮部分,“我窦娥含冤将死”一段念白如泣如诉,字字锥心。开始语势平缓,表现人物诀别绝望之感。第二句,“婆婆说走便走”情绪渐起,到最后苦爹娘,高亢至极,由突然语断哽咽,很好的表现了窦娥从气愤、悔恨、到不服、绝望、无奈的复杂情感,为后来婆媳沟通,推进全剧高潮做了非常充分的铺垫。听罢一段念白,观众已经泪眼迷离。

    类似《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钟馗》、《秦香莲》等很多传统戏,在不同剧种都有演出,往往名字不同,情节相近。不同剧种融汇不同地方元素,演出风格迥然,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理差别较大。我对河北梆子艺术细节张力的震撼则源于对《杜十娘》一次对比。传统戏《杜十娘》讲述了的是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全剧高潮在《抛宝》一折。杜十娘得知自己的心上人李甲将其卖给孙福,万念俱灰,痛骂李、孙二人,并将百宝箱中的宝物一件件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某地方戏《抛宝》一折,配戏演员李甲表演真挚,看到杜十娘欲将宝物投入江水,他急忙拉住杜十娘手腕,上前制止,苦苦哀求,把悔恨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河北梆子在这一折的表演则更为深刻。杜十娘手捧宝箱,李甲当即跪在船头。当杜十娘把宝物举在手中,李甲神色慌张,双眼紧紧盯住宝物,双手迅速展开衣角欲接住,生怕无价之宝落入江水。随着杜十娘手势变化,李甲更是眼观宝物,用衣服前后接应,惶恐至极。角色薄情寡义,贪财无耻的形象被生动刻画。尽管这只是配角一个片段的表演,但是河北梆子抠得很细,表演设计非常走心,很好的衬托了主角的情感表达。这种张力是我在其他地方戏很少见到的。

    听不够的梆子,爱不够的乡音。正是因为河北梆子根脉群众,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张力。最令人欣喜的是河北梆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大家在集中活动上展露风采,已经是传统模式。如今,天南海北喜欢河北梆子的人更习惯于利用网络微信集结在一起,只需轻轻一点,便能分享唱腔,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现代科技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载体,线上活动,成了青年戏迷最好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记得住乡愁。的确如此,家乡的戏,怎么听都过瘾,怎么看都喜欢。

    点击返回“最佳剧评评选”专题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